阿鲁姆:戈洛夫金比阿瓦雷兹优秀

# 博客 2025-04-05 19:23:59 ttzt

金融活动的正常秩序与市场经济的整体秩序是一致的:需要在公开、公平、公正、道德的市场环境中战胜对手,而不是自欺欺人、尔虞我诈。

铸币税问题也令人担忧。如果名义利率有稳定在零值的危险,就需要运用财政政策无限扩大名义债务。

阿鲁姆:戈洛夫金比阿瓦雷兹优秀

这就是为什么价格稳定是公共产品。在资金主要以这种方式流动的体系中,流动性危机很难出现。随着通货膨胀率上升,铸币税会增大。在美国,新闻自由使我们能够深入观察并了解美国国会是如何运作的。在富裕国家中,现代法定货币(fiat money)和财政政策体制是金融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部门则引导储蓄得到高效的利用。

他们借钱时会指定当地货币,贷方也会在合同中指定借方在某一时间归还某一数额,同样以当地货币计价。但是,这是有成本的,同样我们不知道成本有多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价格稳定时,人们重新签订标准的贷款合同。正如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指出的,商业银行应该深刻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它正在把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切断,如果一个银行失去了对客户直接的联系,就没办法分析客户的习惯和需求,一个金融机构如果不了解需求的话,它可能是最危险的。

共享经济带来的是一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均衡的新生活,是当代人类从根本上破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物质与精神消费失衡危机的方法,是生态文明时代所需要的新生活方式。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代表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爱心、知识、情感等精神方面的共享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例如,共享经济的自由从业模式,通常意味着劳动者缺乏安全网保护,从业者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权利保障。共享经济正是包含了社会对精神消费和分享的内在动力,Airbnb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私家闲置房间要比酒店更便宜,亦在于房主与租客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实现精神资源分享。

但正如前文所描述的,向B端发展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趋势。例如产生鲶鱼效应,迫使商业银行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接受共享思维。

阿鲁姆:戈洛夫金比阿瓦雷兹优秀

根据PWC2015年的一份报告,在未来五年内,共享经济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旅行、汽车、金融、人力、音乐视频等五大行业,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价值将突破3000亿美元。3.2、互联网技术是支撑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共享经济打造零边际成本社会的新观点,他认为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人类即将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的经济领域,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则正是共享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追求帕累托最优是所有经济学派最为核心的问题,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范式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3、发展:C端为重点,B端是趋势 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一篇关于汽车共享的论文,该文章首次意识到共享可能发展成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

该模式是将自己剩余或暂时不用的物品的使用权,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有偿让渡给别人分享。在积极面对各种冲击的同时,如何守正出奇、顺势而为是商业银行在共享经济时代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看,依托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与制度变革,共享金融可以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建设。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共享金融有助于金融改革深化,合理协调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效率、平等与伦理等问题。

随着客户特性的变化,共享思维将向金融领域全面渗透,并改变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共享经济正在改变着现有的金融消费方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交易、支付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得可获性、及时性、便利性、场景化以及可体验性成为金融消费者的主要选择,这导致客户对互联网的黏度和依赖度日益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阻隔甚至替代了客户与商业银行的直接联系,削弱甚至切断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依存关系。

阿鲁姆:戈洛夫金比阿瓦雷兹优秀

对于B端共享者来说,基础不再直接是信任,而是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这意味企业必须使用更低的成本和更有效的方式,为消费者开发生产更好更及时的强调私人定制的产品,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概括起来,环保意识、精神消费、新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时代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支付技术或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共享经济让金融市场成为一张去中心化的扁平网络,极大挤压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生存空间,导致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在信贷融资、吸纳存款、投资理财等领域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使其在资产、负债等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脱媒趋势。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催生着一次又一次经济变革,在渐次诞生的各种新业态经济中,共享经济尤为引人瞩目。传统经济模式主要依赖持续增加投入来获得产出,采取的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仅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众筹共享主要集中在电影视频、音乐和出版、文化创意等方面。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已经迫在眉睫,运用共享金融的创新模式,建立一个市场化的、高流动性、高可信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可以为跨境的资金融通、财富管理等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3)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端拥有的资源如人力、时间、物资等出现相对盈余,在一定程度上对B端供给产生有效性替代,导致供给与需求的主导权开始发生转变。(一)、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 共享经济时代下,客户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均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对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带来破坏式创新。

共享金融有利于促使金融活动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直接参与金融的互助受益过程。因此在共享经济时代,决定银行业能否屹立不倒且基业长青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在共享经济去中介、重体验、促分享的要求下,以C端为中心,深挖客户的新需求点和自身面临的痛点,在恪守金融服务基本规则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来变革思维、改进管理、创新模式,将金融业务做得更深更透,更好地为消费者和实体经济服务,进而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重视C端需求,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私人定制化服务意识。目前共享经济正呈现从产品端逐步向生产端延伸的趋势,产业端的微笑曲线正在被更改,研发被引入众创思维(TechShop),办公地点被颠覆更改(WeWork),供应链的非核心设备可以共享(Floow2),金融服务被互联网改变(LendingClub)。

相比较于传统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产消竞争关系,实现产消合一。这不仅导致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逃避了正规经济应负担的税收、社保等义务,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2.3、积极构建并融入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生态圈 在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者是互联网企业,最有利的合作者也恰恰正是互联网企业。在交易或分享成本接近为零的共享经济时代,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是完全平等、自愿撮合与成交,是一种合作者的关系,是利益共赢者,而非买者与卖者的对立关系,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并得到严格保护,最求利益最大化的每一个人都会将闲散资源的使用权拿来互换共享,在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亦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而这正是共享经济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

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重视并深入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树立共享化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共享化经营模式,实现资金在规模、风险、收益上的合理配置,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便利性、快捷性、共享性。商业银行强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积极构建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生态圈,不仅可以共享商户资源、客户信息和跨界人才,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共享经济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共享经济的背景、兴起与发展 1.1、背景:需求+法律+资源+技术+用户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共享经济亦是如此,主要可以概括为:(1)传统的由技术进步带来供给能力提高从而满足客户需求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过时,居民需求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碎片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小众长尾需求正在逐渐成为主流。中国古代建设庙宇和乡村祠堂大部分采用的就是众筹共享模式,目的是获得共享的宗教信仰、家族公共活动场所等。

3.1、生产力进步是基础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高级社会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五是共享经济时代亦是创客时代,涌现出大量小、众、美的企业与产业形态,模糊了个人、企业的功能和职责边界,改变了传统的雇佣和就业模式,并由此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定制化、智能化、协调化的新要求,而这正是强调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实现金融共享的共享金融的职能之一。

同时,金融服务的本质或者核心在于联结资金的供需双方,促进资金与项目的优势组合,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以Uber、Airbnb、猪八戒网等为代表的共享模式被迅速学习、复制、推广。参考文献: [1] 顾秋实:《共享经济与金融行业的未来》,载《TechCrunch中国》2015(1) [2] 胡群:《跨界合作:银行积极拥抱互联网企业》,载《经济观察网》,2014(12) [3] 胡世良:《运营商玩转互联网金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载《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2014-09-15 [4] 姜建清:《从银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银行》,载《中国银行业》,2014(11) [5] 姜欣欣:《共享经济的优势和影响》,《金融时报》,2015-10-12 [6] 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7] 库尔特•马茨勒:《分享经济来了,实体经济该怎么办呢?》,《新媒体》,2015-03-17 [8] 李麟等:《互联网金融生态:基于生态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发展并创新O2O模式,实现线上金融服务与线下客户需求的有机结合。

虽然二者常被混用,但在发展的动力、分享的内容与运行的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就其对应的中文来看,主要体现在由分享经济到共享经济的过渡。

(2)共享经济表面上是在分享产品或服务,其实质却是产品或服务使用权和占有权的分离。首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数据挖掘、储存、处理和分布式计算能力,增强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效率,实现了供求双方的快速匹配,达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

四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金融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活动的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提升投融资双方的匹配效率,带来对等的金融资源网络化效应。又使得由于缺乏充足的信息积累而无法甄别供求双方的信用度,导致消费者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无法对消费者的私有产权、个人隐私进行必要保护等隐患的出现。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